博物馆展陈设计:科学策展下的完美艺术呈现
2018.06.22

  博物馆既是一个抽象而不断变革的概念,更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空间实体和实践场域。其一方面保存人类创造的优秀文物艺术品,另一方面利用这些藏品讲述历史和文明。近年来,中国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逛博物馆逐渐成为公众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如何采用更为先进的陈列展览理念,策划设计高品质有思想的展览,让博物馆更加吸引人,已经成为当下文博业界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科学策展:创新博物馆展览工作机制
 
  在中国,“策展”在当代艺术的视野中出现得比较多,成为其必要组成部分。由于国情和行业分类归口不同,无论是现实工作需求还是大众媒体传播语境,2012年以前,博物馆展览工作的实施不主要依靠策展团队的介入。但实际上博物馆的运作体系是在西方文化制度上最早建立起来的,而这个体系在建立的过程中,策展环节在其中承担了很重要的角色。
  2012年12月,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加强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创新运行机制,探索实行策展人制度。源于国外的“策展”理念才在博物馆界兴起。而被誉为中国文博展览界最高奖项的“奥斯卡奖”--起源于1997年的“陈列展览十大精品工程评选”,近年来也将策展的概念和意识予以明确,成为评奖工作的评价指标。


  为了引导博物馆建立责任明确、权利清晰、人员专业、评价科学的策展人制度,加强策展团队建设,在近三年(2014至2017年)的十大精品推介活动申报中,细化了“展览工作人员情况”部分,要求申报单位填报项目负责人、策展人、内容设计主创人、形式设计主创人等各类展览参与人员和团队及其职责,在申报中体现他们的主要贡献,并在获奖名单中将其列入。
  在现实中,博物馆展陈的创作设计过程因文物自身价值的新发现、时代观念的新演进、展览表现方法多元化、技术实现的新路径等在不断发生改变,这导致需要一个重新解读和创新博物馆展览的工作机制,包含陈列设计师在内的策展团队即作为针对博物馆展览的一种专门组织过程和工作环节应运而生。以前述全国十大精品展览奖评选为导向,博物馆的展陈设计应当在科学的策展过程中,策展人、内容设计主创人和形式设计主创人三方共同努力,尊重历史事实、围绕表达主题、运用恰当的空间设计语言予以合理表达和艺术再现。


  在博物馆陈展内容的丰富性、准确性、科学性的基础上,科学策展机制的全新运作,能更好的做好展品、实物及所展示内容的组合工作,形成一个主题鲜明、内容完整、有突出亮点,使博物馆陈列展示的内容能够充分说明展览主题,并在外延扩充上深化思想意涵,激发观众参与度。这种机制也保证了博物馆展览系统中的创意、知识、实物、展具、位置、形态、环境、设计、活动等多种成分能有机结合、充分发挥。


展陈设计:将思想与艺术擦出火花
 
  展览是一门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融合的学问。日常生活中,展览指将物品摆出来供大家观看的意思,而展示则发挥了示范、演示等含义,强调了公众的参与性,不仅接受信息,还要反馈信息,深入地参与实践和体验。
  博物馆展陈设计团队的角色首先是一个从事研究的学者,然后是展览体系的建构者和组织者。每一个议题的完成都必须要有一套程序才能呈现给观众。所以展陈设计是要有预研究、有思考的,展览意图要在研究和思考后建立的一个学术性意图,展览效果要在考量各方意见之上做一个平衡权重。时代在变,博物馆的展陈设计目标也在变。策展设计团队随着时代潮流一路走来,他们的设计布展理念也在不断发生更迭。从展览议题来看,在中国可能会注意考古价值和人文意义,也会更加注重强调审美、进而强调中国文化,但在西方也许更倾向于表现全球化、女性主义,平权、移民、种族问题等,尽管对于问题的看法和关注点不尽相同,但对策展设计团队工作的重要性,业界工作者的理解已经日渐趋于一致。




  当下,全球当代博物馆展览的发展趋势早已从“图表式”走向“议题式”,从“说教传播式”走向“参与互动式”。文物由此不仅仅是文物,作品由此不仅仅是作品,建立在这种认识基础之上的展览的制度就使文物和文化可以集中用来说明问题,它使展陈工作流程成为一种方法,展览本身成为一种行为和结果。
  当下,对于文物和展品的选择有许多种面向,主要要注重其艺术性和历史意义。在选择展品时,以观众为参展目标人群,用文物直接解释其蕴含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意义。
  当具有学术意识的策展设计团队开始执掌展览策划,过去由计划经济决定的“工作部门制”、“选题领导定”、“教育效果无评价””、“展览传播无策略”便被打破,逐年呈现出“展览专业性”、“主题前瞻性”、“公众参与性”、“传播策略性”的发展态势。设计团队思考的首要问题将内容以合理形式表现出来、将思想与艺术结合起来,进而完成自身博物馆文化传播和展览媒介传播的释展角色。


文物陈列:将叙事性与开放性有机融合
 
  博物馆展览是组织者、设计者、制作者和利用者交流、碰撞、互动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文物是灵魂,任何展览的陈列展出内容的设计都应该是第一位的。
  在上述语境中通过展览过程来生产(或建构)“物”的意义,无论其仅仅是一个展厅的展览,还是恢弘震撼的全景展览,无论是发生在何种类型博物馆中,以文物为核心的展览永远是博物馆中最具生命力的功能和活动。但是展览不是把文物藏品拿出来让大家看看那么简单,展览的目的应该是阐释一个问题、利用文物展品来讲一段历史或者一类人物的故事。


  会讲故事和讲故事的能力很重要。我们要通过设计、策划,营造出一个能让观众逐渐入戏的故事,让他们看后有余味留存。目前国内的很多博物馆,展品虽多,但故事性不足,彼此没有明显的主次与关联,铭牌上也只是把文物从库房搬到了展厅,简简单单的交代了名称、年代、出土地点等。忽视对文物历史内涵的必要解读,珍贵的文物就失去了其历史价值,变成了一件单纯的艺术品,甚至还是一个看不懂的艺术品。
  实际上,文物总是反映着它所属的时代。它们所蕴含的信息,包括当时的生产技术、创作者家到的文化影响、政治经济对人们的审美影响等等。特别是在在纪念性博物馆里,故事的重要性就更为突出。相较于传统陈列式博物馆,以主题信息有效传播为诉求,注重情节叙事构思、空间氛围营造、展示手段创新的“信息的可视化”越来越成为展陈设计设计布展团队需要做足的功课。
 

  博物馆的叙事性暨讲故事的能力需要建立在巨大知识量的基础上,但绝不能不能指望观众在两个小时的参观过程中去阅读大量的文字。观众在参观时,基本上看到成百上千的大块的文字就不想看了,所以除非我们知道观众对这个内容很有兴趣,否则大块的文字往往都是无效信息。我们需要把这些故事,转化为场景、视频、画面、声音、多媒体互动、模型、解说词等等手段,让观众接收到丰富、立体的信息,才有可能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当博物馆更加倾向于综合运用多种展陈方式,当策展团队更加更加注重观展自由和个体体验、当展陈设计语言从知识罗列到注重叙事转变,博物馆已经改变了单向的文化传播模式,不再纯粹依靠展览说明牌,而愈来愈关注观众个体。展览语言从最初的分类罗列到精心编排的主题叙事,再到当下注重体验的“沉浸式参与”,博物馆经历了从枯燥到趣味、从刻板到自由、从狭隘到开放的转变过程。
欢迎给我们留言
请在此输入留言内容,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电话
联系人
邮箱
邮箱
地址
地址